前言
因为有人说要看文案,所以就发出来了,和视频有少许出入,然后有些点可能有点已经修正过的,但是我是懒狗,没有在文案里面改过。
啊,上述就是我第一次看完少歌剧场版的反应。总的来说就是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一种很强烈的残破感扑面而来,但当我在不断的让舞台重演(物理)的过程中,我发现少歌从tv到剧场版严密的逻辑。所以话不多说,就此开始我的解读。
舞台的“我”与“我”的舞台
在关于故事的解读之前,我想首先解读故事中反复出现的符号。
在tv剧集中,少女们战斗的核心在于击飞对方的扣子,从而在audition中胜出。
从tv剧集过渡到剧场版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变化在于舞台之上也不再是一场audition,原本用来表示胜负的扣子不再能够直接结束战斗。Maya击落了克洛的扣子之后,双方的战斗并没有结束,直到身着revue服的maya最终被击落扣子时,才确定了双方的胜负。尽管扣子是仅限于audition的标志,但当光恋二人的战斗结束之后,少女们将扣子与披肩抛向空中,象征着revue starlight最终还是走向了结局。
另一个重要的变化在于,舞台被切分为了两个类型,一个是audition以及与之对应的舞台,一个是audition之外的,但同样向观众们展示的舞台。两个舞台的区别在于,tv中的舞台重在展示角色本身的标签,比如说纯那的热情,香子的逃避之类的;而在剧场版中,舞台直接扩大到了角色所处的所有环境中。因此,“我”的概念,也分化为了舞台之上的“我”,与完全的“我”。
对于“舞台之我”,她们是剧目的演绎者,“歌唱,舞蹈,互相掠夺”。但在这些华丽的舞台的背后,还有着创造故事的创造者们。
舞台的创造者们
首先要明确的是,创造者是什么?在这里,我决定直接引用尼采在“创造者的道路”一文里面的一段描述,创造者是“那种想超越自己去创造而由此毁灭的人。”
在tv的故事中存在着两个创造者,一个是创造了轮回的蕉哥哥,一个是打破了轮回的恋哥哥。单看tv剧集的时候,我始终有一个问题:如果蕉哥哥所选择的道路是一条纯粹的轮回,那么长颈鹿是在何时诱导小光到圣翔的?是轮回终结前的最后一次?还是说只有圣翔本身会被笼罩在这段轮回里?这个疑问在tv剧集中没有给出答案,但是在剧场版里,在wide screen baroque的背景之下,少女们的舞台跳出了圣翔,舞台装置的影响作用到了圣翔之外,说明舞台的影响不只有学校,第二个选项,排除。
由此,我推断蕉哥哥和所有人一同经历的并非一个真正的 “轮回”,而是时间轴不断向前的“历史”。之后在看了总集篇剧场版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在总集篇的尾声,蕉哥哥说了这样一段话——
由此也引出了一个我很赞同的“剧本说”,也就是audition寻找的并非是主角,而是revue starlight这个剧目的编剧。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蕉哥哥胜出之后,她并没有直接成为克莱尔,而是选择了开启一个轮回。
在大多数的观点中,蕉哥哥开启的轮回成功地保护了大家的闪耀,但是如果我们在前面确定了蕉哥哥经历的是“历史”而非“轮回”后,我会对这个说法提出挑战。
在过去,大多数宗教的话语体系之中,都先天地构筑了一个生生不息的轮回。在这个轮回之中,不存在能量与物质的损耗,而是在内部中无限地循环,从而达到永久的平衡。
可能这样说不那么容易看出问题,但我们现在换一个说法:在以这样一类人为构筑的系统中,一切的物理、化学过程都是可逆的。现在这个表述的问题清晰地暴露了出来,它显然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相斥的。
当时间向前移动时,生生不息的轮回是不存在的。如果你凝视神明,那么你将不能凝视永恒。
把这种逻辑放回到剧情中时,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对应。事实上,nana在轮回的过程中发生过一定的转变。从一开始的“无法触及,因而闪耀”,到“明明触及了,却还是闪耀”,直到最后主动地向长颈鹿发问,nana在获胜后的发言是有明显的动摇的,与之对应的,是她自身的闪耀在“历史”中被消磨了。在第七集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长颈鹿并没有直接干预舞台结果的能力,但nana瞬间的动摇让小光得以进入了圣翔,从而开启了nana始料未及的新局面——第二个创造者加入了战场。
正如第九集中蕉哥哥亲口说的,华恋的加入让整个故事发生了变化,蕉哥哥试图用牺牲自我实现的轮回被打破。而在这之后,光成为了top star,然后交出了她的答卷:直接选择了继续starlight原有的剧情。
克莱尔留下,芙罗拉坠落。
紧接着,我个人最喜欢的tv桥段开始了。
让我们重新回到长颈鹿的那句话:“starlight的作者不详。”在华恋跳入舞台之前,所有的starlight的故事都是终止于分离。而在华恋跳入舞台之后,故事出现了变化。尽管在tv剧集中她是“找到了”剧本的后续内容,但蕉哥哥在总集篇也道出了真相:恋哥哥通过燃烧过去的自己续写了starlight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交上了一份全新的结局。
可以看出来,华恋同样是依靠卡bug式的追求永恒——烧掉的是过去的自我,然后再生产。不同之处在于,她实质上改变了现实中的剧本,最终实现了二人的摘星。
如果我们讨论的内容停留于少歌tv,那么故事所表达的,是即使命运如同星星一般难以捕捉,也是能在强烈的期望下有所改变的。这么一个“我最好的朋友”式的精神内核相信大伙已经品鉴的够多了,于是乎,从总集篇开始,古川知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叙述。
在进入剧场版之前,让我们重新审视一遍revue starlight的故事:
圣翔99届的学生爱城华恋在二年级邂逅了转学而来的神乐光,二人一见如故(雾),在一段时间后,找到了一同摘星的理由,与不同的女神们邂逅,在摘星的最后一刻分别,在爱城华恋的坚持之下,最终与神乐光一同摘星。
这个故事看上去已经无比完美,每一个人都在这个剧本之中找到了与自己相符的位置,在tv的叙述之中,华恋与光也仿佛完全就是芙罗拉和克莱尔的本体。但这些都是tv剧集中向我们展现的“舞台之我”,光恋二人的所有相关镜头都停留于二人是青梅竹马这样的符合人设的画面。这一点在其他人身上也同样明显,比如克洛明明名列前茅,但她完整展现出胜负的revue却全部是负,以至于我现在都没想出来她的专属revue到底是啥(哔——)。
而从总集篇开始,故事的视角开始从starlight剧本的视角移开,在时间的两个不同方向上展现出了一个不同于“舞台之我”的“完全之我”。
完全之我
如果我们划分一下九个人的目标,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不同。
虽然隐含的目的各有不同,但是迷宫、花叶、露女士、纯那基本上都是奔着top star这个很单纯的目的去的,而另外的三人基本都是有着很明确的利他目的,甚至一定程度上都是通过牺牲自我来实现的。这些是他们在舞台上的角色的命运:热情,逃避,咒缚,嫉妒,骄傲(这里将迷宫组一起归到骄傲,因为在tv中二人等同于一体的,克洛带有很强烈的对maya的附庸性质),都将目光聚焦于天上的星星而最终无法获得;孤独被困于轮回;命运的二人注定摘星。人物的标签决定了人物的命运,一条无形的丝线牵连着这群生动的木偶上演了一场大戏。但就像之前强调的,tv的故事之中只把符合角色特点的镜头展现了出来,但在剧场版中一切都有了不同:
热情的心有动摇,逃避的执着过去,咒缚的追求向前,嫉妒的……啊她压根儿不嫉妒,她就是个天使。迷宫二人组之间的关系在剧场版中也有明显的变化,在tv中一直占据主导位置的maya不管是下棋还是revue都被爆杀。当然,最大的翻转应该还是华恋,一个剧场版直接从成长中的没头脑变成超级重女背负了一切。
实际上,这种前后反向对称的内容在tv里面就有不少了,比如说恋光滑梯拉手,小时候是光伸手,长大了是恋伸手。不知道是从一开始就在暗示剧场版的这层反转还是单纯的巧合。
言归正传,古川知宏也利用了这种人物特性的反转作为矛盾开启了剧场版的故事。
在tv第八集中,长颈鹿看到了小光用新的revue覆盖了孤独的revue,爆杀蕉哥哥的时候,他提到过这是舞台的再生产。我们也可以从总集篇得到这段话的含义:华恋用燃烧过去的自己的方式续写了剧本,为舞台带来了新生,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是光击败了蕉哥哥,但蕉哥哥却说是华恋改变了她的舞台。当现实中的剧目走向终章,舞台也就走向了终章。在舞台之上,star是舞台之我的价值寄托,番茄酱是舞台少女的血液,而番茄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心脏,当价值走向崩溃,碎裂的番茄象征着成为死尸的舞台少女。
这个事件在观众眼里,是通过剧场版开头的光恋分手展现的,但是在角色视角中,只有蕉哥哥提前从长颈鹿那里得到了这个信息,其他人都处于懵逼状态,所以在皆杀的revue前会有关于未来人生的两幕故事:第一段,是各自选择的去向;第二段,是彼此对去向的争执。这一切都被蕉哥哥看在眼里,而“创造者寻求的是伙伴,不是死尸。”于是,紧接着前面的两幕,蕉用一场杀戮开启了舞台的新章,在这个全新的剧场版中,所有人都将走上创造者的道路。
创造者的道路
剧场版的剧情鲜明地划分了两条时间线:一条是光pua华恋的纪录片加上最后一次圣翔祭,另一条就是wild screen baroque这个无法预测的命运之舞台。
两条时间线互相交叉,彼此呼应,根据每个片段各自的内容,我将本作分为三个部分:那个舞台、离我而去、真正的我。
故事的第一个部分从本作开场一直到55分左右,最后一位演员小光登上(下)地铁,基本围绕着属于revue starlight的舞台展开。第一幕开幕雷击,红色幕布落下,舞台灯光与玻璃竞相破碎,高塔崩落,小光与华恋又一次站在了tv中作为二人桥梁的东京塔的两侧,不过这一次,是分别。象征着闪耀的position zero从东京塔中疯狂溢出,却全是黯淡无光的灰色,东京塔废墟投下的影子如同一条漫无止境的铁轨,越过华恋伸向远方。小光一声道别,华恋飞出,原本混杂着华恋粗重呼吸的bgm戛然而止,象征着心脏的番茄无声破碎瞬间,镜头切换,bgm响起,作品名字映在红色背景之上,一气呵成。
高塔的崩落象征着舞台的终局,无色的position zero表明华恋失去了闪耀,废墟的影子代表了驶向下一站的列车,而番茄破碎时的无声则暗示了华恋并未意识到这一切的发生。
短短四分钟左右的时间,便用各种符号的叠加表明了本作的主题:“列车终将驶向下一站,那舞台呢?我们呢?”
在这段抽象的演出之后,第一阶段回到了少女的日常生活中,第一段戏通过华恋带低年级生参观的桥段,穿插了每个人对未来的展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迷茫,但是到了华恋,病情严重,只留下一片空白。紧接着,通过华恋表演的角色之口,电影引出了pua线所始终围绕的问题:“友人啊,为何离我而去?”再之后,就是第一段过去,讲述二人如何相识相知,然后喜结连理,并第一次走向那个舞台。而在另一条时间线上,正要告别这个舞台的少女们有了剧场版中第一次的会议,在充斥着迷茫的争论之后,蕉哥哥用一句“大家都说了太多了”写下了休止符。
之后就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桥段了:当大家在列车上热烈讨论时,再熟悉不过的阴乐响起,象征着revue的旋转长颈鹿头从车厢的另一侧滚了出来。当众人六脸懵逼而我则心肺骤停的时候,蕉哥哥开始了她的表演。
皆杀的revue刚开始,蕉哥哥就问出了本作的终极问题:“列车终将驶向下一站,那舞台呢?我们呢?”然后香子就前言不搭后语地接了一句“audition又开始了。”(此处忽略了迷宫组的“大场奈奈”,因为没有实际的意指)毕竟前面说了,tv中给人定的调在剧场版里面直接反过来了,所以香子就陷进去了,心里只有成为top star了。蕉哥哥一看,你这根本没搞清楚版本的,于是好心提醒了她这不是audition,把她送走了。反手带走露女士和双叶两人的时候,又补了一句这不是audition,之后就轻松带了纯纯。四个人都倒下之后,已经在旁边OMO了小一会儿的迷宫组开始和蕉哥哥对峙。蕉哥哥像是对暗号一样又问了一边那个灵魂提问,然后迷宫组的二人反应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Maya的回应是:“如果舞台和观众期待,那我们就已经站在舞台之上了。”而克洛则是疯狂破坏场上的中二气氛。其实无论是哪一个,都称不上是正确答案。为了迎合他人而选择站上舞台,本身只是他人期待的映射,这是“著名的哲人”,而不是创造者;而完全地无视舞台和观众,也无法被称为创造者。自然地,密码错误的两个人双双被带走。这里你说蕉哥哥一打六其实倒也不算正确,虽然前面也有蕉哥哥在六个人里面来回穿插的战斗画面,但是给到观众着重注意的核心镜头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分为了一打四和一打二这两个过程。尽管这场revue蕉哥哥都喜欢把一句话说两次,但是在这个终极问题上,她的第二次提问,更像是从香子那里听到了错误密码之后的二次提问。
在皆杀的revue里面,香子代表四人给出的答案是要在重新开启的audition中胜出,本质上就是代表了在与他人的竞争关系中占据高位,这也很符合后来的三场revue的发端;而不管是克洛还是maya的回答,都是在讲述自己在舞台上的意义,一个是回应期待,一个是成为自己,也恰恰是双方在后来的revue中所争执的话题。 其实在这里,古川知宏就已经为后面的revue做好了一切的铺垫。
第一阶段后面的故事基本都在刚刚说的这几个桥段的基础上做了补充,pua线补充了二人关于舞台的约定,以及其他人走向“死亡”的伊始——最后一次圣翔祭。
通向东京塔的铁轨在塔前断裂,华恋独自站在车厢上向前凝望;小光为了华恋登上了去往舞台的地铁,一如tv中华恋为她跳入舞台;剩下的七人看到了自己的尸体,在长颈鹿面前吃下了象征心脏的番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再次登上那个舞台,为这个故事做个了结。
我与我们
故事的第二阶段从长颈鹿报幕开始一直到一小时28分左右结束,讲述的是即将分别的人彼此的许诺。
首先进入战场的,也是前面首先出局的香子。她正对克洛而坐,怪罪克洛破坏了她和双叶的关系。这里应该指的是tv中克洛和双叶一起练习,以及剧场版之前克洛推荐双叶去新国立这两件事情。镜头迅速地在香子,克洛还有无面的旁观者之间转换,与无面者嘈杂的叫嚣声烘托出紧张的对抗氛围。而当双叶破坏房子登场时,bgm响起,气氛变得放松,二人开始了一段自我介绍。这段自我介绍多少有点就多少有点欢喜冤家的味道,双叶一番话像是说家妻嫌丑了,然后另外一边香子的自我介绍就突出一个望夫石。然后两个人基本上又重演了一次tv中的桥段:香子赌气,双叶步步紧逼,不断解释是为了香子。按照tv的走向,打到这种时候,香子就该消气了,所以你看这里双叶都半场开香槟开始笑了(哔——)。结果香子根本不买账,拉进酒馆一顿灵魂质问。等到双叶惊觉时,环境突然变换,回到舞台之上,象征东京塔(注:此处应该不是东京塔而是与之相反的revue starlight的高塔,但是想不到用什么来指代于是临时用京东塔来便于自己念,然后顺口念错了,相关的解读会在之后的视频中提出猜想,如果未来的视频没有太监的话)的舞台装置升上舞台,与之对应的,恩怨的revue的字幕出现,真正的revue正式开启。香子表示双叶你不爱我了,你变了,我们到此为止吧,然后就准备鸣金收兵;结果对面双叶直接怒了,怎么就不明白呢,我是为了能够跟你一起见证你成为top star啊。二人谁都说服不了谁,所以最终选择了还是用舞台的来解决一切的矛盾,开始了一段泥头车对创。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泥头车对创的戏码中观察二人的视角是完全一致的,都是由侧面转正面再到面部的某一部分的特写,这表明二人关系的完全对等;而在tv中,是给到双叶侧面,给了香子正面加上小时候的舞蹈画面,在二人关系中有一个相对的高位和低位之别,这也是表现双叶的咒缚的特征而存在。所以也可以映证剧本说的可信度。
言归正传,这段对创的结果不出所料地也与tv中有明显的反向对称。Tv中弃战的是双叶,这里泥头车飞出的则是花柳丸;tv中的胜者是香子,而剧场版中的胜者是双叶。从一方的扈从式的角色,到完全对等的爱(友)情,究竟需要走出多少步?当双叶的车钥匙交付到香子手中时,儿时所约定的所谓咒缚也一并地赋予了香子,从这一刻起,你与我之间的命运也就永久地、双向地纠缠在一起,一直回溯到初遇时的童年。
这边你侬我侬的时候,小光已经下了地铁,一路往舞台跑去。
啊……然后就走到了露女士的舞台上,这边正在搞舞台奥运会。露女士tv中始终没和小光交过手,所以说了一句:“终于和小光一起站在舞台上了。”这波直接给小光整不会了,我找的老婆啊,为啥来的是我妈?没结过话茬,直接问华恋的位置。露女士就又重复了一次前一句话,合着剧场版里面看透的人都是复读机。小光还想追问,但是露女士直接打断吟唱,发令枪响,竞演的revue正式开始。
二人对抗的画面在revue服代表的常规战斗与运动服代表的体育竞技之间来回切换,最终一声清亮的响声后,小光勋章越过了跳高横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是第一次战斗与运动相关的两个事物同时出现在一个镜头里。从tv里面可以得知,运动场就是露女士的主场,当战斗与运动完全融合时,也代表了露女士完全掌控了舞台。在这之后,露女士问出了那个不断重复的问题:“为什么不演呢?”这里其实也可以表现出小光对舞台的“傲慢”,映证了恋光在tv中二人一体的命运。
在露女士恐怖的压力之下,小光被赶到路的尽头扔了下去,如同走马灯一般看到了儿时与华恋的点点滴滴。在一阵尖叫声之后,她落在了气垫上,连同着身体与心灵都泄了气。开始认罪般哭诉自己离开只是害怕华恋的闪耀。(而在这个时候,露女士突然说她是演的,亲妈诈骗了属于了。)在这里,露妈妈用一句“我已经决定在舞台上生存下去”解开了小光的心结。对于那过于耀眼的舞台,即使是露妈妈也带有紧张的心情,在这条通往下一个舞台的道路上,小光并非孤独之人。伴着bgm中“正因为是竞争对手,所以能够互相理解”的话语,露妈妈为小光重新戴上了徽章。她将走向最后的舞台,说出为华恋准备的台词。而在竞技场中,露崎真昼又一次打响了发令枪。这一次,不再是为了与任何人竞演,只是为了奔向属于自我的闪耀。
利用小光所站立的列车的嘈杂声响,画面自然而然地转到了纯那搭乘的电梯上。以大场映画的镜头打头阵,一段影像资料之后,蕉哥哥做出判刑——自裁。此时,狩猎的revue,开演。
剖腹的短刀置于一个那那身前,介错的长刀握在另一个那那手中。一刀斩下,帽子如番茄一般溃烂,溅出不符合逻辑的超多血液。镜头切换,纯那逃到室外,蕉哥哥手持长刀缓步追来,像是一个游刃有余的狩猎者。但当纯那转过身时,铁网落下,猎手拿起了她的弓。前人的话语从四面八方飞入,局势从猛兽追猎人变成了人围猎猛兽。群“星”从天空中落下,纯那射出了终结战斗的一箭。
然后被直接被蕉哥哥砍成两半了。单纯地复述他人的语言是无法塑造自我的形象的,回想一下tv第九集就能看出来,在蕉哥哥眼中,纯那最闪耀的时候可能就是安慰当时被华恋爆杀的自己的时候。那个时候,纯那最终用一句自创的箴言收尾,也暗含着高傲的热情,这与现在承认没有才华,试图逃避的纯那大相径庭。于是她又一次把短刀推向纯那,而纯那则始终在念着各路箴言,直到她拿起短刀时,突然爆发般地说出了那句“依靠别人的话语是不行的。”把碎掉的绿宝石作为短刀的尾部嵌入品,暗示选择短刀的正面对抗而非长弓的侧面迂回,丢弃掉了那些箴言,只留下最单纯的争取主角的热情。于是,纯那最重要的箴言出现了:“有种你就杀了我啊,大场奈奈!”
从借助他者的围猎者到殊死一搏的猎物,处于弱势一方的纯那头一次完全抛弃了那些语言,丢弃了那些理智,要挣扎着把position zero纳入囊中。而前面蕉哥哥说的她心中的纯那是明知无法成为主角还要笨拙地去抓住,这也恰好是tv中对热情的诠释,这是一种理智而自我感动式的热情,没有情感的爆发,但也没有任何的退却。而在剧场版中,纯那的语言先是展现出一种退却,又在此刻爆发,所以蕉哥哥惊呼“这不是我的纯那”,然后上演了经典的顺风浪,逆风急,输了哭。这些在舞台背后的底层逻辑中,是因为纯那跳脱出了蕉哥哥的认知,所以这场狩猎的revue中的猎物跳脱出了猎人的思维惯性,实现了反杀。
而当帷幕落下,revue走到尽头时,二人约定在未来的舞台之上再次相见,蕉哥哥头一次对starlight之外的舞台说出了“抹布吸”。彼此分别,却也为了同样的梦想向前走去。(毕竟,地球是圆的嘛)
在走进光恋pua线之前, 我想先总结一下前面的三个revue,无论是恩怨,竞演,还是狩猎,本质上都是双向的舞台,本身的描述对于舞台上的双方不存在特殊的偏向。恩怨表达的是互相依存,竞演表达的是互相倾诉,而狩猎表达的是互相别离,她们或许挣扎,或许忧虑,但都坚信自己将要迈向下一个舞台,这是她们自己写下的结局。就像前面所说的,整个第二阶段都是围绕着友人离去以及彼此的治愈而展开的,而在第一阶段的pua线尾声,多年前的华恋同样陷入了这样的怀疑之中。第二阶段中,她最终没有放下忧虑,打破了自己给自己立下的规则,偷偷看了小光的动向,后小光的归来更是打消了她过往的疑虑。友人离去的阴霾因此消散,因为小光从未抛下过这个约定。二人的故事就像前面的三个revue一样,从互相约定,到互相倾诉,最后到互相别离。所以对光恋而言,“我们”这个词语总会在相见时就瞬间闪耀起来。对华恋而言,真正需要思考的,从来都只有“我”这个词语的意义而已。
当回忆在东京塔下走到终点,此刻的华恋也站在了东京塔前。“对我而言,舞台是什么?”此刻,双星停驻在东京塔两侧,过去与现实终于交汇,等待真我的回归。
真正的我
第三阶段的故事开始于迷宫组的一局棋。克洛说她始终满足于与maya的战斗,也算是映证了前面二人命运一体的猜测。而在她说这段话的前一刻,maya也说出了“再来一局就不会输了”这种台词,难得露出了一副可爱的表情。双方在棋局的末尾做出了向前一步的决定,从与彼此战斗的舞台中离开,去往下一个舞台。
与此同时,小光乘坐的列车到达了云端的终点站。在她面前,长颈鹿又一次表达了对舞台少女在舞台上的闪耀的爱,然后义无反顾地燃烧了自我,成为了少女们下一个舞台的燃料。烈焰也随即从远处的东京塔燃起,顺着铁轨而来,成为爱城华恋走上舞台的红毯。小光捡起长颈鹿为她留下的最后一颗番茄,第三阶段正式拉开了序幕。
迷宫组的revue开始之前,二人先是演了一出戏。前两幕讲的是一个作家为了无人见过的闪耀,用灵魂与恶魔签订了契约。但当恶魔收取灵魂时,作家不见了踪影。作家在台下称赞她很好地扮演了自己的对手,因为作家已经将自己化作了没有灵魂的神之容器。这里的台词就很有深意,虽然说克洛质问的是maya的身份,但是由于她本身所扮演的“竞争对手”的身份,也就是在问克洛自己的身份。到了第三幕,随着神之容器的光落下,两个人开始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在舞台上竞争,最后由maya一剑击飞克洛。和tv中迷宫大战的结局类似地,maya说了一段逼格很高的话,然后准备“this is 天堂maya”,但这一次舞台拒绝了她,毕竟二人还没有创造从未见识过的闪耀,契约没有达成,所以两个人的战斗并没有停止。而另一边,站起来的克洛直接揭了maya的短,人是不可能成为完美的容器的,因为人生而拥有了独属于自我的渴望,这种渴望浸染到剧本中形形色色的角色的土偶上,才浇灌出一个多彩的角色形象。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击落了那个虚伪的容器与Maya强装的从容,灵魂的revue,由此展开。
两个人在至今最豪华的舞台上开始了战斗,其实整个迷宫组的深意在前面就已经展示了,剩下的战斗场面就突出一个盛大的婚礼。前半段maya名言“老娘一直都很可爱”,后半段更是直接战场撒玫瑰,“予我以你”的告白。但我个人觉得最浪漫的还是,最后二人穿过契约互相出剑时,契约变得透明,契约的边框如同画框一般,二人彼此眼中,对方也如在画中,伴着bgm的那句“你正是……”的留白,把整个舞台的气氛烘托到了极致。
烈火燃烧掉了虚假的十字架,虚假的神明的面具脱落,二人中没有天使,也没有恶魔,只剩下对手。彼此是对方在人海中的向标,看到对方,便已经找到了自我。
当迷宫组躺在倾斜的十字架下倾诉衷肠时,另一边的小光刚刚吃下了长颈鹿留下的心脏。东京塔上,小光寄来的信缓缓落下,华恋开始了第一波毕业答辩。虽然整段话中华恋一直在谈自己如何在小光不在时独立,但到了最后还是露出了鸡脚,说出了那句“舞台就是小光。”合着你是想登上舞台是这个原因(哔——)而小光则回应“这是你的回忆还是你在舞台上的台词?”幕布随之卷起,二人的视线看向屏幕,华恋这才惊觉自己已经站在舞台之上。这里的表现在tv中就早有伏笔,每一次revue结束时落下的幕布遮挡住了可能发生在角色之间的故事,但以第二集的最后一部分也能看出,在少女们未曾关注的另一个地方,存在着这个只有一方能看透的幕布——第四面墙。这里其实也算是对剧本说的一种支撑吧,tv中所展示的部分是华恋在舞台之上的台词,尽管她对此并无知觉,但是台词的展示仍然由舞台上的镜头所控制,因此她本身对于舞台的热爱全然被她对小光的爱所覆盖了。
后面的故事也就顺理成章了,华恋意识到自身在舞台上存在所依托的价值的破灭,随后在她身后的番茄破碎,她自己也跟着倒地。光在惊诧悲伤之中,道出了自己的真心。
连同着未曾被拆开的那封信一起,华恋落下了高塔。她化作position zero落到列车之上,而列车终将跨过冲冲阻碍,回到舞台之上。
幼时的华恋将要离去之时,小光叫住了她,重新将舞台少女的心交回了华恋的手上。尼采说,人的精神有着三段变化,从负重的骆驼,到攫取自由的狮子,但即使如此,也无法创造新的价值,所以它最终将变为孩子,一个对一切抱有热爱的孩子。当儿时空无一物的华恋重新将番茄交还给已死的华恋时,她的精神获得了重生,不再是背负命运的二人一体,而是完全的真正的自我。
象征着过去重负的信化作燃料,助推着列车的终点,而小光在那里已经等候多时。
东京塔上,二人为这场歌词贡献了最后的台词。彼此的闪耀令人憧憬而又令人畏惧,如同刺猬一般,想要抱紧又恐惧彼此伤害。这一场revue没有华丽的战斗,只有一击而终的对视和华恋带着成长的哭腔。
终幕拉起,bgm奏响,华恋的闪耀随之喷发而出,构筑成昏黄沙漠中宏达的position zero,东京塔入剑般插入其中。小光说出了最后的“position zero”,少女们将revue服抛向天空,经历了无数的斗争与掠夺,revue starlight演完了。
“星星会绽放多少次呢?”也许是在无数轮回中暗淡,也许是在无尽烈火中燃尽,但故事终将走向结局,只有在下一个舞台之上,星星才能重新闪耀。未来之路仍然充满着迷茫,但在星空的另一侧,有一颗星始终闪耀着,为自己标明方向。
再见了,所有的舞台少女,离开列车,去到下一个舞台吧。
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有耐心看到最后,毕竟这个解读称不上新颖也没有啥乐子,但是我还是想在最后说一说心声。其实文案写到最后光恋二人的时候,我已经只剩下感性了,毕竟所有的逻辑解读在少歌的终章都只剩下了情感的爆发。可能这就是舞台的魅力吧,形式大于内容也好,内容大于形式也罢,在舞台走向结局时,所谓的形式与内容已经完成了统一,一切的描述都显得如此苍白,才会催生出这种空虚与无处发泄的表达欲望,也算是我做这个视频的动力。如果真有观众老爷能看到这里,还是厚颜无处地求一个一键三连,敬请期待下一期的解读。(虽然我是个懒狗,不知道猴年马月才会出来了)